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万合足球平台 > 新闻动态 > 那四十年前的明星挂历

那四十年前的明星挂历

发布日期:2025-04-12 17:00    点击次数:129

图片

四十年前的明星挂历

在电视还未普及的八十年代,去看电影是一个很激动很奢侈的活动安排。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物质尚不丰富,但精神世界却很丰盈,承载着无数国人的热情与梦想。

1982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摄影师奚天鹰给方舒拍了生活照,突发奇想将其印成挂历,顺利出版,自此明星挂历诞生。

每到岁末年初,家家户户便会换上新的挂历,而印着各位当红电影明星的挂历开始大行其道,特受欢迎。

挂历上,他们或端庄大方,或英俊潇洒,以最朴素、最真实的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孩子们会指着挂历上的明星,讨论谁最漂亮、谁更帅气,大人们则会在忙碌之余,抬头望一眼挂历,涌起一丝丝温柔与快慰。

这一切,都定格在我们的心底的最深处。

纸张虽薄,却饱含深情,既清楚了日期,又赏心且悦目。

他不仅是生活用品,又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一种情感寄托。

在每个月的页面上,明星们或化身银幕上的经典角色,或穿着简约的生活便装,像是邻家的大哥大姐,亲切自然、落落大方,由内而外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仿佛在向眼前人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故事。

没有美颜、没有滤镜,淳朴自然、毫不矫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每一位明星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们桃红柳绿、各有千秋。

他们的穿着、发型、甚至一颦一笑,都成了人们心中的生活向往和精神寄托,都成了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时髦一词,便是自那时风靡起来的。这不仅是外在的表现,也是对生活的态度,体现出一种价值认同和共鸣。

透过那些挂历,我们不仅能看到当时的流行与时尚,而且能感受那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更深刻了解那个年代国人内心具象化的渴望。

挂历如同一扇窗,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纯真与美好,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历史时期的风貌与情怀。

这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挂历已逐渐被手机、电子台历等科技产品所取代。

但,每当回想起八十年代的明星挂历,很多人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挂历上的明星们,代表着动感地带,代表着激扬青春,深深地烙印在了那一代人的心中,成为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时光如水,岁月飞逝,这些明星们基本都息影或转型,但影响力依然,成为永恒魅力的象征。

那是一种对过往的怀念,那是一种对纯真的向往。

图片

图片

下面分享的是1985年群星璀璨的明星挂历,可谓光彩夺目、

仪态万千。包括潘虹、张瑜、杨在葆、赵静、方超、吴海燕、殷亭如、周里京、朱琳、郭凯敏等顶级大咖,配合157克进口铜版纸高清印刷,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真是熠熠生辉。

回顾那个年代的电影明星挂历,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审视眼下的生活(*^▽^*)。

图片

潘虹

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籍艺人。

1978年,潘虹出演的《奴隶的女儿》《苦恼人的笑》,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由此成名。

1981年,潘虹出演《杜十娘》,这是她演艺生涯中的一个转折,此片拷贝量全国第一。凭借此片,潘虹获第四届长影“小百花”奖、第六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2年,潘虹与达式常的《人到中年》也引起不小的轰动,据说邓小平批示应该下决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特别指出《人到中年》值得一看。该片获第3届金鸡奖、第6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4年,潘虹在《寒夜》中饰演曾树生,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展现了解放前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感和心态,该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

图片

张瑜

1981年,张瑜因饰演《庐山恋》中的周筠,获第4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因《巴山夜雨》中饰演刘文英,获第1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位在同一年内揽获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四项大奖的演员。

1981年,与王心刚主演《知音》获第2届金鸡奖、第5届百花奖,主题曲《知音》脍炙人口。

1984年,在孙道临执导的《雷雨》中,饰演四凤。

图片

图片

杨在葆

杨在葆,代表作:《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血,总是热的》《原野》《代理市长》。曾获第9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1983年,文彦执导,杨在葆主演的《血,总是热的》上映,该片根据同名话剧改编,以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急需变革为大背景,讲述了江南市凤凰印染厂厂长罗心刚冲破重重阻力,推进企业改革的故事。凭借此片,杨在葆获第7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图片

图片

刘晓庆

1975年,刘晓庆参演八一厂摄制《南海长城》。此片是她的问世之作。

1978年,在《同志,感谢你》中第一次担纲女主角。

1979年,在《小花》中饰演何翠姑,获第3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刘晓庆也凭借该片开始走红。

1980年,刘晓庆出演《瞧这一家子》,获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之后成为家喻户晓电影明星。

1981年,刘晓庆主演《原野》,获第11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提名第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1983年,出版自传《我的路》,首开明星出书先例,成为中国第一个明星女作家。

1983年,主演李翰祥执导的《火烧圆明园》。同年,在《垂帘听政》中饰演懿贵妃,提名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5年,《无情的情人》由刘晓庆负责制片、主演、主唱,她成为内陆第一个独立制片人。

1984年,在王好为执导的《北国红豆》中,刘晓庆饰演鲁雪枝。

赵静05

图片

赵静,获第9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代表作:《海之恋》《新风歌》《大漠军魂》《夜雨霏霏》《天堂秀》《中国1949》《风雨上海滩》《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她与龚雪、陈冲、张瑜等并称为上影厂“十美”,红极一时。其恬淡柔静、美丽温婉的形象深入人心,先后拍摄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1980年,赵静在赵焕章执导的《海之恋》中饰演海洋科学仪器厂工人立秋,此片讲述建国前后四个幼儿长大成人后不同的命运,轰动一时,成为反思电影中的上乘之作,由此奠定了她在中国影坛的地位。

1982年,赵静在宋崇执导的儿童电影《闪光的彩球》中饰演辅导员。

1984年,赵静在杨延晋执导的《两个少女》中饰演莉莉和淑萍,此片讲述了两个少女的人生故事。

06

图片

1984年,于连起执导的《电梯上》,讲述的是北京前三门某居民楼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肖雄饰演女主角秦爽。

肖雄:

1979年,年仅21岁的她便与达式常主演了其首部影片《他们在相爱》,并获得成功。

1982年,她在丁荫楠执导的《逆光》中饰演船厂女工徐姗姗,获得好评。

1983年,她因主演我国首部知青题材电视剧《蹉跎岁月》获第一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方超:

童星方超名气很大,从2岁起被谢晋导演发掘,出演过《啊!摇篮》《牧马人》《泉水叮咚》《大桥下面》等影视剧,80年代可红火呢,获第3届铜牛奖优秀儿童演员奖、小百花优秀表演奖、1984年葡萄牙第五届托马尔青少年国际电影节小演员表演奖。

07吴海燕

图片

1983年上映的《水镇丝情》,吴海燕饰演身患绝症的徐妹子。

五岁开始学唱京戏,9岁时开始出演京剧剧目,11岁从福建省戏曲学校毕业,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中专毕业生。

1975年,她在剧情电影《海霞》中饰演海岛女民兵海霞,凭借该角色为大众所熟知。

1980年,主演《等到满山红叶时》,获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同年,在《白莲花》中饰演巾帼英雄白莲花,获得一致好评。

1981年到1985年,先后主演《卖大饼的姑娘》《检查官》《浣纱女的传说》《还乡》《水镇丝情》《特区姑娘》等影片及电视剧。

图片

殷亭如:

1983年上映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改编蒋子龙同名小说,由滕文骥自编自导,孙淳、殷亭如、陈烨、翟俊杰主演,讲述了饮食公司科员牛宏被公司调到经营情况糟糕的春城饭店当经理,在他的努力下,冲破阻力,锐意改革,使饭店扭亏为盈的故事。殷亭如饰演女主角刘俊英。

1981年,殷亭如首次出演主演,是滕文骥执导《苏醒》。

1982年,她饰演《都市里的村庄》中的丁小亚,受到大众关注。

1985年,主演《大明星》《乡思》。

同年,赴美留学,后定居美国。

在中国电影的黄金年代,殷亭如以清新独特的气质在影坛占有一些之地,为观众所喜爱。

斯人已逝,音容依旧。

图片

周里京

09

图片

1980年,主演首部电影《年轻的朋友》。

1982年-1983年,先后主演《夜上海》《路》《我们的田野》,为观众所熟悉。

1984年,周里京凭借《高山下的花环》,获第二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跻身一线。

1984年,他主演吴天明执导的《人生》,该片获第8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第5届金鸡奖最佳音乐,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10  王晓燕

图片

84版《人生》中饰演黄亚萍的是李小力,王晓燕做为西影花旦,是黄亚萍的最初人选。

王晓燕主要影视作品:《战斗年华》《姑娘小伙正当年》《双栖间谍》《瓜熟蒂落》等。

朱琳11

图片

朱琳,1980年拍摄个人首部电影《叛国者》。随后几年陆续出演《梨园传奇》《相思豆》《弯弯的石径》《金房子》《肖尔布拉克》《二十年后再相会》等影视作品。

1983年,景慕逵、赵继烈执导的《骆驼草》讲述了柳英奔赴沙漠参加导弹科研事业,经历重重困难的故事。朱琳饰演女主角柳英。

1985年,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女儿国国王,广为人知,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她参演过近80部影视剧,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获金鹰奖最佳女主角、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华人艺术家表演杰出贡献奖”、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等奖项。

图片

郭凯敏:

1980年上映的爱情喜剧片《好事多磨》,由龚雪、郭凯敏联袂主演,歌颂刘方方、沈志远等人对待爱情和事业的严肃态度。

《庐山恋》由郭凯敏和张瑜主演,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中国爱情影片的里程碑式作品。因为此片,庐山建了个电影院,只放映《庐山恋》,创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王小波曾评论:七十年代末的中国人,还不敢大胆说出“我爱你”,于是就采用迂回战术,以外国话“ love my motherland, 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

郭凯敏业内口碑很好,敬业精神值得敬佩。代表作:《邮缘》《小街》《好事多磨》《决战黎明》《红色钧官窑》《国家公诉》。曾获第17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男配角、第8届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金玫瑰杯男主角。

END

图片

▼回眸展颜▼《大众电影》欣赏 1979年复刊号《大众电影》欣赏 1980年《大众电影》欣赏 1981年《大众电影》欣赏 1982年《大众电影》欣赏 1983年《大众电影》欣赏 1984年《大众电影》欣赏 1985年那一年,这部剧生命有终章,爱却无句点:《我爱你》致敬或情怀   萌萌的功夫熊猫

一个关于死亡的喜剧故事:《小小的愿望》

花鸟虫鱼古今中外,浅尝辄止篇短辞简辨理会俗,欲成妙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